蝴蝶效應是一部值得推薦的片子,相信很多人看過、也提出感想及理論,並探討混沌理論以及枝微末節所帶來的影響,到最後我們所能看到的便是主角為了成全所愛之人的命運而做的犧牲,你也可以說這部電影也算是闡述真正愛一個人就是成全對方,無論你是否擁有如同上帝的力量能改變人生。
  這部電影是以一個男孩的成長歷程作為主軸。單親家庭,即使父親還在,卻是一個關在精神病院的重度病患;童年玩伴的父親有著違反常理的戀童癖,導致在同儕之間相處的緊繃,男孩進入學齡之後,母親便發現他有短暫性的失憶症,並伴隨出現一些怪異的舉動,行為表現就如同民間所說的「附身」。直到長大之後,他開始能記起兒時所失落的片段回憶,但他的人生也因此開始扭曲改變。
  從上面的敘述可以看到,編導的構思從一個精神病的實例而來。他不但善用了失憶症這個部份,並且替一個精神病患在電影裡面尋求解脫,選擇性失憶症發生的情況都是當事人不願意正視這段經歷,而大腦的防衛機轉便會啟動,讓當事人遺忘這段回憶。這種症狀在你我之間都會發生,但視情況的嚴重程度有所不同。在影片中的男孩,如我上述,他的成長環境比起我們所謂的「正常」來講,是殘缺不全的,因而反應了現在社會的狀況:單親家庭,父母無法管教孩子,或者就連父母自己的心理狀態都有問題;男孩同儕之間的鬥爭、優勝劣汰的法則等,這些都會導致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陰影,甚而人格扭曲。
  我們跳出這部電影來作個假設,找出編導的思路。假設他獲知了一個精神病患的經歷,這個病患透過小時候所失落的記憶,而不斷地去重建自己過去以及現在的人生,但是這些所有都只存在於他自己的想像之中,就如同我們考試的時候會想:「如果昨天我有念書,沒有出去跟朋友狂歡喝酒,那麼現在這題我就會寫了。」是一樣的道理。精神病患與常人的程度差別在於,他無法去分辨現實跟想像。甚至大腦過度的活躍及亢奮,導致他所見所聞一如想像。我們會繼續寫考卷,接受零分的現實,而他不僅僅幻想自己會寫考卷,還會認為自己得了滿分。
  這樣的病患就是一直活在自己編織的世界中,然而重大的童年陰影讓他無法正視現實,而現實上卻沒有任何的方法可以讓他回到過去改變一切,而憑藉著如今尚在初期的精神治療技術也無法為他開脫。重點就是:他的童年回憶讓他一生幾十年的生命,都給毀了。
  編導做了什麼?他在電影為這樣的精神病患求得開脫,或者說,他在為許多生長在不健全環境的孩子尋求開脫。他給予主角一個如同上帝的能力,讓他能夠彌補過去所有的錯誤。現實來說,就是讓一個精神病患的想像得以實現。(即使仍舊有許多的缺憾,如伊凡與凱莉終究不能在一起。這是另一個議題,此不論。)編導填補了失憶當中的空白,做以劇中所有角色的轉捩點,讓伊凡在這空白當中能來去自如。現實做不到的,編導在電影中成全。
  人生不是電影,但現實當中卻是真切存在著這些環境的問題,單親、父母的素質、同儕的競爭等。孩子的一個童年傷害可能就會導致整個人格的扭曲變態,就如同片名「蝴蝶效應」。但我們不能像伊凡一樣能夠改變過去,讓所有正在承受痛苦回憶煎熬的精神病患尋求解脫。
  蝴蝶效應看完了,劇情鋪陳非常精采,伊凡對於凱莉的愛,也非常感人。但在這背後,你又看到了真正問題的徵結了嗎?不斷的改變過去,得到的結果會更好嗎?如果能更好?為何最後依凡決定離開凱莉,然後燒掉日記決定不再回去過去?人生並非完美無缺,一路走來傷疤不斷,但也是一種成長及經驗,我想這值得大家深思的,希望這樣的淺見能引發大家來討論,這也是我寫這篇的目的!如果你是伊凡,你會怎麼做?現實生活中遇到伊凡這樣的人,你會把他當神還是瘋子?找個時間去看看吧!或許你也會有不同的見解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玥之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0) 人氣()